如果店中店與獨立店不是一個經銷商開設的,那更是一個問題。這也是家具生產企業必須要妥善解決的問題。
究竟是單品類聚焦,還是多品類多元化發展,是行業大品牌開啟獨立大店模式之前就應該考慮清楚的問題。
第二是如何解決單平米產出低的問題。
這是一個行業難題。川派家具某些品牌下游的很多單品牌獨立大店模式的家具經銷商由原來的單品牌大店模式,改造成了多品牌自營的獨立賣場。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是因為川派的很多單品牌獨立大店隨著店面面積的增加單平米的產出卻是在下降的。經銷商的盈利水平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是下降的。
那么,作為效仿川派模式的粵派家具品牌,京派家具品牌等,在建店之初都應該考慮清楚大店模式能否保證單平米的產出。
3、川派單品牌獨立大店模式不能簡單的模仿復制
川派獨立大店模式主戰場是三四線城市。行業內有多個代表性品牌,比如全友家居、掌上明珠。一二線城市單品牌獨立大店模式,可以說行業內還未出現代表性成功品牌。
川派獨立大店模式在三四線城市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川派獨立大店模式在一二線城市就能獲得成功。行業大品牌在一二線城市布局單品牌獨立大店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嘗試成本。
4、對家具經銷商而言,單品牌獨立大店模式到底適合不適合自己?是機會還是陷阱?
就獨立大店本身而言,我傾向于家具經銷商開單品類多品牌獨立大店。對于單品牌獨立大店是否能夠取得成功,我個人認為,在目前這個階段。單品牌多品類獨立大店在一二線城市的成功幾率遠遠小于它的風險。為什么我會做出這樣的判斷呢?
首先,從消費者購物認知層面上來看。消費者在去購買家具產品之前,首先確定是自己預購家具產品的品類所屬,然后再確定去哪一家賣場選購產品,最后才是在某品類產品中選購某一個品牌的產品。
舉個例子,比如一個客戶要買歐美家具。在其購物之前,其首選要了解一下當地的哪一家賣場有賣歐美家具的(有這個品類),其次要了解一下哪一家賣場的歐美家具產品最多(某一品類的優勢的門店是消費者的首選),然后再確定優先考慮去哪一家賣場。
其次,家具行業還未出現家喻戶曉的“消費者品牌”。現階段消費者對家具終端零售門店的認知還處于門店品類認知大于品牌認知的階段。
基于這樣一種家具消費者的認知邏輯及購物過程,我認為在當前家具行業尚未出現“消費者家具品牌”的階段。以品類認知標簽為導向的賣場會脫穎而出。消費者對于專業品類的專營店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也是消費者首選的購物場所。大而全的大家居賣場靠全品類的規模優勢吸引消費者的認知時代已經漸行漸遠了。也就是說,大而全已經不再是優勢了,反而成為了劣勢。
目前,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購買家具還是會去主流全國性家居連鎖大賣場以及當地的主流大家居賣場。為什么會去呢?因為消費者沒有第二種選擇。這也是多年來,家具產品銷售渠道單一造成的。而這些大賣場大多是以大而全的規模優勢來贏得市場競爭和吸引客流的。單品牌獨立大店以及單品類獨立賣場給了消費者第二種選擇的機會。而這樣的機會更容易使消費者選到自己稱心如意的產品。也可以大大的節約消費者選購產品所花費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
隨著越來越多的行業大牌及全國各地的大家具經銷商布局單品牌獨立大店及單品類多品牌獨立賣場。消費者對單品牌的認知會越來越高,也就是說家具行業“消費者品牌”就會出現。
第三、大家居賣場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認知變化需要、消費體驗升級需求、專業服務需求。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的家具門店一定會出現。
就因為大家居賣場大而全的品類布局和規劃。造成了這些大家居賣場的單品類優勢不一定強到哪里去。全國性連鎖大家居賣場的品牌定位、品類定位、產品檔次定位不是根據當地消費者的實際需求來定位的,而是根據工廠與賣場的戰略聯盟關系而做的。
一味的提高賣場的裝修檔次及產品檔次,產品的價格是上去了,但是目標受眾卻減少了。賣場物業管理方大多只是一個“收租”的角色,其本身幾乎不為消費者提供什么服務。而為消費者服務的是一個個店中店的專賣店的小商戶(大多數商戶是坐商)。而這些店中店的小商戶在目前大家居連鎖賣場的模式下是很難做大做強的。具體原因,請點擊查看這篇文章:“同城多店”的家具經銷商為什么很難做大做強?
所以,我認為單品類多品牌自營獨立店是挑戰當地主流大型家居賣場的優選模式。只要能將某一類產品的面積做到當地的第一。讓消費者給自己的獨立店貼上一種某類產品當地面積最大,品牌最多,產品最豐富,高中低檔次都有的單一專營品類認知標簽。那么,這家獨立店就成為了這一品類當地目標消費者的首選門店。這樣的獨立店模式,我們可以稱之為品類專營獨立大店模式。
如果一個家具經銷商,在某一城市,尤其是一二線城市,想開一個單品牌多品類的獨立大店,我給您點建議:
A、門店面積不是越大越好,要根據當地目標消費者的需求、企業自身的產品系列、以及單位面積的產值來確定門店面積的大小、產品配比。而不是以公司產品系列陳列全為導向建店;
B、不以消費者需求和如何贏得當地市場競爭為導向的單品牌多品類的獨立大店成功的幾率幾乎為零;
C、如果單品牌多品類的獨立大店,做成了一個縮小版的紅星美凱龍,如果沒有成熟的門店行銷模式,會死的很慘;
D、即使門店形象包裝、產品配比、人員素質等都到位。若沒有完整成熟的門店運營管理體系,成功的機會也不會超過50%。建議最好先做樣板店,等運營模式和管理體系成熟后,再考慮復制;
E、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必須要打造自己品牌獨特的大店模式,照搬或者簡單效仿行業大牌的操作模式通常的結果都是失敗。每一個品牌成功的基因都不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四、單品牌獨立大店是發展的一個趨勢,但是現階段風險很大。現階段,品類門店成為“風口”
家具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趨勢會像其他行業的發展歷程一樣,越來越細分,品類認知和品牌認知趨勢越發凸顯。買服裝去服裝商場;買鞋去鞋城或者去某鞋品牌的專賣店;買電子產品去電子城;買茶葉去茶城;買家紡去家紡專營店;專營商場或品牌家紡專賣店。
未來消費者購買家具也會是這樣的一種購物習慣。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