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建筑市場飛速成長,行業標準、規范日益完善,同時也對建筑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響應“十三五”規劃,國家逐步深入推進“建筑師負責制”,倡導綠色建筑,提倡未來建筑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幫助建筑師更好地實現設計理念。為此,中國建筑學會、慕尼黑博覽集團與中聯慕尼(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強強聯合,推出建筑設計博覽會2018(北京),將于10月31-11月3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本屆博覽會主題為“傳承,融合,新生”,通過三大板塊踐行博覽會宗旨——“融合技術與藝術,共筑未來建筑”。
現場媒體
(一)響應“十三五”規劃,建筑設計博覽會助力行業成長
《2018中國建筑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建筑市場飛速增長,2018年將會維持相對平穩的發展態勢。棚戶區改造、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民生工程建設、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各類建筑項目將穩步增長。
2017年住建部發布的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推行“建筑師負責制”,尤其在民用建筑項目中探索實施。在施工過程中,明確職責后,建筑師也將獲得更多話語權。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仲繼壽指出:“建筑師負責制對高校教育和建筑行業都是一種挑戰,尤其對建筑師的專業水平、協調能力、組織管理能力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今后,將為有專業背景的復合人才和建設單位,提供更多的全過程技術管理機會。”
中國建筑學會秘書長仲繼壽
本次建筑設計博覽會將聯合中國建筑學會,在中國建筑學會成立65周年之際,共同回顧中國建筑行業的歷史沿革,見證65年來中國建筑行業發生的巨變,展望新世紀中國建筑業的新生。大橋諭、袁烽教授、李翔寧教授、莊子玉等世界知名建筑師,將通過高端論壇、主題研討、建筑師沙龍等多種不同形式的活動,為大家帶來全新的建筑設計理念解讀和案例分享。此次博覽會旨在為國內外建筑師提供一個交流與分享的平臺,探討建筑新理念、激發建筑新思維、獲得更多的靈感啟發,實現建筑技術、文化與藝術的碰撞與交融。
中聯慕尼(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彭慶芝致辭
(二)三大主題展區,回溯百年中國建筑,助力行業新生
本次建筑設計博覽會將面向各大建筑院、建筑設計咨詢單位、建筑系統及材料供應商征集優秀建筑設計案例和高端建筑解決方案。今年整個設計博覽會由主題展覽、會議活動以及裝置展示三部分組成,圍繞傳承、融合和新生三大板塊踐行博覽會宗旨。
慕尼黑博覽集團展覽總監 Matthias Strauss 致辭
企業代表威盧克斯(中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郭成林致辭
中聯慕尼(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汪韌春致辭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建筑行業歷經傳承、融合與新生幾個發展階段,每一次進步都包含建筑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未來,建筑師將在中國建筑事業的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建筑設計博覽會致力于為建筑設計師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從建筑材料、建造方式等不同方面助力建筑概念表達,建造更加自然、健康、環保的建筑空間。
“傳承”聚焦中國建筑史的發展脈絡,自20世紀30年代發展至今,中國建筑師在與世界現代建筑設計潮流中不斷交流,呈現出中與西、古與今、新與舊多種體系并存、碰撞與交融的錯綜復雜狀態。“傳承”版塊將在歷史回眸中拉開中國現代建筑設計的帷幕,楊廷寶、梁思成、林徽因、陳植、趙深、過元熙、王華彬、范文照等新中國第一代建筑師及建筑院士的設計手稿、作品集、建筑設計生平等珍貴內容都將在現場與觀眾見面。
“融合”植根于建筑設計理念的交流與碰撞中,與中國建筑學會共同回顧65年來新中國建筑的飛躍式發展與傳承創新成果。關肇鄴、何鏡堂、程泰寧等知名建筑院士的設計理念及其代表作品將在“融合”版塊中呈現,這些重要作品見證了中國建筑在20-21世紀期間作為承載社會巨變的社會載體及文化脈絡的重要節點,以時間軸的形式講述中國建筑的發展歷程。
“新生”版塊將帶來最新建筑案例及設計理念。通過中國建筑學會建筑設計獎金獎作品的現場展示和詳細分析,闡述建筑作為建筑設計師設計理念的載體,從高端材料、解決方案、先進案例等不同角度,直觀地為建筑師帶來不同建筑理念的的實現方式,呈現當代建筑發展新趨勢。
(三)融匯前沿材料與技術,豐富建筑語言,實現建筑師自我表達
建筑設計博覽會不僅是建筑師的靈感來源,更是打破國內外建筑行業信息壁壘的平臺,幫助建筑師快速適應國內外變化,以應對“建筑師負責制”帶來的挑戰。尤其在新型建筑材料方面,建筑設計展將帶來,國際上新型建筑材料的最新研制情況甚至使用案例。曾被應用到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等國內外大型公建項目中的威盧克斯,是全球最大的研究特種窗的丹麥生產商,現場將帶來提供建筑特殊空間的自然采光、自然通風及建筑防水的整體解決方案,與國內建筑師深入探討特殊空間的整體式天窗設計。不僅如此,現場還會展示建筑施工中,通過固廢材料再利用制成的燈和墻等建筑裝飾品,共同探索建筑新語言。
傳統建筑施工中的高能耗現澆建造方式一直飽受環保人士詬病,加拿大木業協會探索出了一種新的裝配式木結構建筑,這種裝配式木結構加工精確度高、質量穩定、材料利用率高,施工速度快、人工成本低,為全球建筑工業化的升級轉型,提供了一種系統化的建造新方法。總部位于北京的薄膜太陽能公司漢能,將在展會上展示其最新產品“漢瓦”,這種將薄膜太陽能芯片與屋頂瓦片融為一體的設計,具有高效發電性能且安全頂級極高,同時還符合了現代建筑的審美需求,這也為未來特色小鎮及智慧城市的建造提供了新的設計思路,更契合了建筑的環保理念。除此之外,現場還將有更多面向未來的展商,為建筑師們帶來行業前沿的技術與材料,實現建筑營造與藝術表達兩個不同維度的融合。
建筑設計博覽會作為中國建筑學會兩會一展活動的收官之作,集學術研討、文化傳播、成果展示、建筑新材料新技術展示為一體。隨著國內逐步深入推進建筑師負責制,本次博覽會將回顧中國建筑行業的發展脈絡與成果,探討最前沿的建筑設計理念和材料應用趨勢,展現多種建筑材料工藝與技術。同時,也為建筑師提供更為國際化與多樣化的合作平臺,讓建筑師與工程技術人員、建筑師與業主之間有更多交流的空間,為不同行業之間的交流與決策提供依據,最終為國內綠色建筑、建筑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可行性方案。
慕尼黑博覽集團副總裁、中聯慕尼(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Dr.Reinhard Pfeiffer表示,“建筑設計博覽會聯合中國建筑學會,由慕尼黑博覽集團提供國際資源,將從建筑設計理念、建筑文化發展脈絡及建筑解決方案等多角度為建筑師打造一站式全產業鏈溝通交流平臺。為國內外建筑師提供更為國際化的合作平臺,實踐建筑技術與藝術的交融與碰撞。”
嘉賓合影
關于展會
中國建筑學會是全國建筑科學技術工作者組成的學術性團體,是國際建筑師協會(UIA)和亞洲建筑師協會(ARCASIA)的國家會員。學會集中了中國建筑界各專業最優秀的專家、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成為政府推進城鄉建設最可靠的智囊和助手。學會現有建筑行業個人會員10萬余人,團體會員300余家。學會設有“梁思成建筑獎”、“中國建筑設計獎”兩個獎項,以表彰和鼓勵國際、國內取得突出成績的建筑人士的工作和貢獻。
慕尼黑博覽集團作為全球展覽公司領跑者之一,擁有50余個品牌博覽會,涉及資本產品、消費品和高新科技三大領域,并在各個領域都擁有專業超群的品牌。其主辦的每兩年一屆的BAU德國慕尼黑國際建材展已超過50年歷史,是全球建筑設計、建筑材料和建筑系統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建筑博覽會。作為當今國際建筑行業的風向標,上屆展會吸引了來自全球156個國家的25萬名專業觀眾。
中聯慕尼(北京)國際會展有限公司(簡稱“中聯慕尼”)是慕尼黑國際博覽集團在華設立的控股子公司,致力于為亞洲市場提供全面的、高端的建筑系統解決方案。其與慕尼黑博覽集團合力打造的FENESTRATIONBAUChina中國國際門窗幕墻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建筑系統及材料博覽會(以下簡稱FBC)服務于中國及亞太區的建筑師、設計師、工程師、開發商和經銷商群體,已成為亞洲領先的建筑類博覽會。FBC每年一屆在上海、北京交替舉辦,規模達10萬平方米,匯聚專業觀眾近11萬人次,致力于為亞洲市場提供全面的、高端的建筑系統解決方案。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