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發布以來,各行各業都根據綱要精神發布了具體的實施細則,早前,慧聰涂料網也曾解讀過涂料“十三五”規劃,為廣大涂企指明近五年的發展方向。而前幾天工信部先后頒布了建材業和石化業的五年計劃,作為與涂料行業相關或重合的政策法規,我們有必要來解讀這兩個文件,究竟有何玄機?
傳送門:
2200萬噸產量、50億元國際競爭力,怎么看涂料“十三五”?
一、《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10月11日,工信部發布《建材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建材規劃”)。《規劃》指出我國建材工業的發展現狀: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十二五”期間建材工業持續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在10%以上;產業結構加速優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綠色發展進展顯著;兩化融合穩步推進;國際競爭能力日益增強。這與涂料行業的現狀何其相似,總的來說成績喜人,但仍然“大而不強”,受到產能過剩,環保轉型不順利等問題困擾。
值得慶幸的是,我國的建材工業還有擴展空間,主要是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同步推進,“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也步入“新常態”,特別是鐵路、公路、機場、水利、海洋工程等投資擴大,城鎮基礎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建筑能效提升、農業設施、農房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以及高端裝備等重大項目實施,為建材工業保持中高速發展提供了空間,這也是涂料行業的發展空間。規劃還預測了建材行業的需求變化:傳統建材產品需求量保持基本平穩或略有下降的態勢,水泥需求量會出現下降,綠色建材和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等需求量繼續增長。
就涂料產業來說,產能落后一直是個問題,因此更加需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化解過剩產能,增加有效供給。“建材規劃”指出要全面提升工業基礎能力,要求建材工業盡快增強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復合材料保障能力。加快發展新興制造業,要求建材工業適應不斷涌現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深化信息技術和建材工業的融合,優化產業結構。
建材規劃還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和國際產能合作,這兩個也是涂料行業的老生常談,環保政策頒了又頒,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已深入人心;而近日展辰集團、匯龍涂料等企業“走出去”的舉動也讓人慨嘆我國涂企開拓另一片廣闊市場的可能。就此而言,建材工業和涂料行業的綠色發展和“走出去”戰略真的迎來了最好的時機。
建材規劃中提及傳統建材升級換代行動,其中針對墻體材料要求發展輕質、高強、耐久、自保溫、部品化產品;高孔洞率、高強自保溫的空心砌塊和自保溫砌塊等燒結類產品,加氣混凝土砌塊、防水防腐保溫復合一體化裝配式建筑內墻和外墻板材等非燒結類產品,以及真空絕熱板等本質安全、節能、綠色的保溫材料。針對耐火材料要推廣無鉻耐火材料、耐燒蝕與隔熱保溫一體化、結構功能一體化的長壽命新型耐火材料、微孔結構高效隔熱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針對化學建材和裝飾裝修材料要推廣使用長壽命、低滲漏、免維護的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管材、管件及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密封膠、熱反射涂料和熱反射膜。推廣應用水性、粉末和高固體分等低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涂料、密封材料、建筑膠黏劑。發展無污染、健康環保的裝飾裝修材料。
建材產品的升級換代少不了標準規范,建材規劃特意指出要制修訂建筑用涂料、膠黏劑、防水密封、阻尼降噪等材料揮發性有機物(VOCs)限額標準。未來隨著政策加緊,涂料行業的相關標準也會趨嚴,企業越早將標準做到最優,在行業中就越有優勢,而不僅僅是為了適應建材工業的標準。
建材工業和涂料產業在同一個產業鏈,存亡相依,規劃中指出要構建產業創新鏈,引導和支持建筑衛生陶瓷、防水材料、玻璃幕墻、部品化墻體材料和屋面材料等領域建材企業,針對個性化需求,開展服務型制造,由提供單一產品向提供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轉變。這種抱團發展的模式促進行業轉變,但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避免相互沖撞引起兩敗俱傷。
二、《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工信部10月14日發布了《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石化規劃”)。石化規劃在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和兩化融合等五個方面明確了發展目標,與建材工業一樣,我國的石化和化學工業雖然在改革開放之后有了長足進步,當在技術創新、產業結構、綠色發展等方面仍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主要問題包括: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行業創新能力不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較少;安全環保壓力較大,“談化色變”和“鄰避效應”對行業發展制約較大;產業布局不盡合理。
可以說,化工行業發展面臨的環境嚴峻復雜,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相互交織,增長潛力和下行壓力同時并存,這亦是涂料行業的痛點。據“石化規劃”分析,從國際看,世界經濟復蘇步伐艱難緩慢,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和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期依然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但同時“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實施,為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從國內看,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特別是《中國制造2025》、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全面實施,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為石化和化學工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的發展,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的涌現,人口老齡化加劇以及消費需求個性化、高端化轉變,亟需綠色、安全、高性價比的高端石化化工產品。同時,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增速換檔、結構調整、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石化和化學工業進入新的增長動力孕育和傳統增長動力減弱并存的轉型階段,行業發展的安全環保壓力和要素成本約束日益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質增效、綠色可持續發展任務艱巨。
石化規劃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發展化工新材料、促進兩化深度融合、強化危化品安全管理、規范化工園區建設、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擴大國際合作等八項主要任務。其中在技術創新重點領域及方向中提及要強化行業標準,加強工程塑料、特種化學品等化工新材料標準化工作,強化新一代環保型化學品(高效低毒農藥、安全型染料、環保型涂料和膠粘劑、綠色輪胎等)標準制定,加快綠色產品、企業、園區評價標準研究。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加強在橡膠、塑料、化肥、涂料等領域的國際標準研制工作。這再一次證明涂料行業規范標準的重要性,需要不同領域的涂料協會來牽頭完成。
而在促進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方面,石化規劃提及要加強環保型涂料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加快航空航天等高端領域用特種涂料的開發和產業化,推廣全密閉一體化涂料清潔生產工藝。如上所言,目前我國涂企的環保意識已經足夠強烈,只是需要在政策法規方面繼續加強引導,規劃中的清潔生產也著重提及涂料行業,表示要加快涂料、膠粘劑、農藥等領域有機溶劑替代和生產過程密閉化改造。而在航空航天等的高端領域,大部分涂企還絕少設計特種涂料的開發,需要在這一方面打破國外涂企的壟斷,取得新進展。
石化規劃中另一值得一說的便是提到了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問題,近兩年來我國危化品爆炸事故頻發,達到了人們“談化色變”的地步,對此,石化規劃指出要加強產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的規劃銜接,優化危險化學品規劃與布局,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加快淘汰高風險產品及工藝,提高危險工藝的自動化控制水平和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實施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GHS),建立全產業鏈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綜合信息平臺,啟動危險化學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試點,提升危險化學品本質安全水平。
危化品的安全管理當然離不開化工園區的規范建設,規劃中便提出要科學布局化工園區。建立化工園區規范建設評價標準體系,開展現有化工園區的清理整頓,對不符合規范要求的化工園區實施改造提升或依法退出。開展化工園區和涉及危險化學品重大風險功能區區域定量風險評估,科學確定區域風險等級和風險容量。支持化工園區開展智慧化工園區試點。
總而言之,建材業和石化業的五年計劃在時間上與“十三五”規劃,核心思想上也與十三五規劃相承,都注入了供給側改革、規范標準、綠色發展、“一帶一路”、安全管理等主題,這也是涂料行業在這五年發展中所不可避免的。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