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涂企在資本市場的角逐戰出現了新氣象,6月初三棵樹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民用涂料第一股”,此外冠軍涂料等企業也爭先恐后地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一石激起千層浪,人人都談論“資本”、“金融”,“上市”已然不是涂料行業的新鮮事,但作為傳統產業的涂料業,真的能在資本市場玩得轉?據慧聰涂料網統計,大部分國內上市涂企在8月陸續發布了企業2016半年度報告,小編也跟進整理并分析,我們用數據說話,先來看看這些上市涂企的“生存狀況”。
www.zaotuliao.com
注:①本文數據來源為各涂料企業公開可見的2016半年度報告,本文摘取部分上市涂企年報數據,還有一些統計單位不一的企業未列入(例如葉氏化工、中遠佐敦涂料等),詳情請查看慧聰涂料網首頁或官方微信。
②凈利潤增減比例以涂企公示年報中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數據為準
③不少涂企“跨界”幅度大,營收和凈利潤不一定是在涂料化工領域獲得,欲知詳情請查看每家企業的2016半年度報告
傳送門:
上市涂企2015年年報大比拼,誰更勝一籌?
可以發現按2016上半年營業收入排序的話,進入前十榜單的企業幾乎不變,華誼集團和德生防水新進入統計范圍的。比較顯眼的是,在圖2中華誼集團的營收數據遙遙領先,比分列第二和第三的東方雨虹和傳化股份加起來還要多,其實這里面“暗藏玄機”,華誼集團2016半年報顯示,其涂料及樹脂業務營業收入為63194萬元,約占總營業收入的3.2%,比例比較低。
事實上,上市涂企“跨界”做買賣的現象并不少見,有的在上市之前謀求轉型,有的則是在上市之后逐漸開拓新的領域,譬如傳化股份發展得風生水起的物流業務。涂企上市之后要不要跨界轉型?考慮根據是什么?這是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據以上圖表,25家國內上市涂企中共有15家實現了2016上半年營業收入的增長,五分之三的企業獲得了比上年同期更好的營收,其中渝三峽的成績亮眼,同比增長達到361.88%,在2015年度獲得好成績的惠爾明也有著88.72%的高增長。另一方面,圖表中統計的涂企營業總額相差較大,從上百億到上百萬,可謂是“斷崖式”的差別,小編發現,涂企的營收規模跟營收增長比例有所聯系,圖1營收靠后的十家企業中,跟上年同期相比的營收除了天邦涂料和優波科之外無一不是下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