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我評價太簡單 一些人認為自我評價只要贊美一下自己就好了。這樣寫很容易流于空洞或寫成口號性的東西 ,要結合自己的職業匹配度來描寫自己的性格或能力,要把和工作崗位緊密結合的優勢和特質放進去,讓HR感覺你的性格和自我評價非常適合你要去應聘的工作。
2,不善于打破沉默
面試 開始時,應試者不善“破冰”(即打破沉默),而等待面試官打開話匣。面試中,應試者又出于種種顧慮,不愿主動說話,結果使面試出現冷場。即便能勉強打破沉默,語音語調亦極生硬,使場面更顯尷尬。實際上,無論是面試前或面試中,面試者主動致意與交談,會留給面試官熱情和善于與人交談的良好印象。
3,與面試官“套近乎”
具備一定專業素養的面試官是忌諱與應試者套近乎的,因為面試中雙方關系過于隨便或過于緊張都會影響面試官的評判。過分“套近乎”亦會在客觀上妨礙應試者在短短的面試時間內,做好專業經驗與技能的陳述。聰明的應試者可以例舉一至兩件有根有據的事情來贊揚招聘單位,從而表現出您對這家公司的興趣。
4,求職意向太廣 部分應聘者簡歷的求職意向包括多個行業,求職目標覆蓋十幾個職位,這樣不會給人以你是“復合型人才”的感覺,只會讓HR覺得你職業方向定位不清,什么也做不了。求職意向一定要有關聯度,要讓HR覺得你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所規劃,有穩定性,否則HR覺得怕你進來,你也很快會走掉。
5,慷慨陳詞,卻舉不出例子
應試者大談個人成就、特長、技能時,聰明的面試官一旦反問:“能舉一兩個例子嗎”?應試者便無言應對。而面試官恰恰認為,事實勝于雄辯。在面試中,應試者要想以其所謂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領導能力等取信于人,唯有舉例。
6,以自我為中心,而不是以雇主為中心。
花時間去了解雇主的需求,有哪些還沒有被滿足,不要一味地強調自己的優秀。了解雇主的問題表明你廣泛的興趣,而提供解決辦法則表明了你的判斷思維、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7, 不善于提問
有些人在不該提問時提問,如面試中打斷面試官談話而提問。也有些人面試前對提問沒有足夠準備,輪到有提問機會時卻不知說什么好。而事實上,一個好的提問,勝過 簡歷 中的無數筆墨,會讓面試官刮目相看。
8,對個人職業發展計劃模糊
對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很多人只有目標,沒有思路。比如當問及“您未來5年事業發展計劃如何?”時,很多人都會回答說“我希望5年之內做到全國銷售總監一職。“如果面試官接著問”為什么”,應試者常常會覺得莫名其妙。其實,任何一個具體的職業發展目標都離不開您對個人目前技能的評估以及您為勝任職業目標所需擬定的粗線條的技能發展計劃。
9; 尋找捷徑
如果你想提高求職的效率,你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使用各種技巧:回應張貼廣告、回復網上招聘信息、和招聘人員和潛在雇主聯系,并發展自己的社交圈。任何事情都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