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象不好
招聘會上,不要帶過多的證件原件。因為參會人多,用人單位沒時間當時驗證,而主要是初次面試和看簡歷。
盡管招聘會不是正規面試,但是整潔得體的著裝是必需的。招聘會不同于企業內部安排的初面、二面、終面,不同的級別會有相應的專員、主管、經理、總監來面試你,而在招聘會上,人員安排層級并不分明,有些重視招聘的高層領導會親臨一線,有可能站在你面前的就是“大老板”,此時,如果你形象不佳、精神不振,估計就要與這個企業失之交臂了。
2;:沒自信
“淡定”,是連續幾場招聘會上,企業招聘方強調的面試素養。抓耳撓腮、摸鼻子、抖腿,很多學生一緊張,就出現過多不必要的肢體動作,在招聘方看來,這是由不自信引發的不自在。面試時的不自信主要源于“沒話說”。其實,面試話不在多,關鍵要挑重點,挑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挑自己的專長與企業招聘要求相匹配的地方,抓住這兩點講清楚即可。
3:不夠沉著冷靜
不要一到招聘會現場就開始奔波于各個招聘展臺前,留下一堆求職材料,然后轉身就走。最好先到招聘單位的展臺前,看看招聘介紹材料,與招聘人員誠懇地交談,問一些得體的問題,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當招聘人員表露出一定的興趣時,你可以適時地留下你的簡歷。
4:沒誠意
企業文化,代表公司的整體做事風格、價值觀念,愈來愈受到公司的重視。在招聘會上,企業文化是不少企業面試的“必問”題。在一個公司的展臺前,面對 “企業口號是什么”的提問,一位學生脫口而出:“先做事,后做人”,遺憾的是,背反了,應該是“先做人,后做事”,場面一度尷尬。在另一家大型生活專門店的展臺前,一位學生剛坐定就問:你們是不是超市?“我們不認為自己是超市,我們賣的不是產品,而是生活方式。”人力資源負責人搖頭應答。
其實,企業文化并不難了解,只要事先登錄企業的官方網站就可以略知一二,如果時間不夠,在招聘會現場觀察也可以。以那家大型生活專門店為例,店名是英文的,其中一個字母"i"是倒置的,人事負責人告訴筆者,字母"i"倒過來就是一個感嘆號,代表企業是給人帶來生活驚喜的。細心觀察,求職者可以從中窺見企業的文化,不然,只會給人毫無誠意的印象。
第五條:過分強調報酬
不要過分強調報酬,現場招聘會面試是用人單位和應聘者的初次接觸,互相還在試探階段,主動詢問報酬的具體數額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第六條:不知道感恩
不管是應屆大學生,還是畢業兩三年的“職場新人”,在簡歷上都會有一些企業的工作、實習經歷,對于這些“前任”,或者“現任”,切忌為了博取招聘人員的歡心,一味貶損。要知道,招聘人員對相關企業的了解肯定比你多,你打壓“前任”會給招聘方留下“不專一”的印象,企業并不愿意招募那些“忠誠度很低的叛兵”。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