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可以突破死亡極限,可以突破常規極限,但我們更多的時候是要突破自我極限。所謂的自我極限常常是心理極限,心理極限常常又表現為情緒極限。我受不了這種氣,受不了這種窩囊,受不了就要逃避、退縮。我們是否應該這樣想:突破心理極限就是接受自己以前所不能接受的情緒,接受并掌控了,你就成長了,你的職業生涯就可能質躍發展。
1.作為職場新人,需要克服個人想像與社會、公司實際情況的落差所帶來的不安全感,以適應企業軟硬環境,掌握工作的規則和程序;在聽從上司、同事指導與管理的同時,獲得公司及他人的認同。這好比蛹蛻變為蝶的歷練,工作第一年的心路發展過程是艱辛的,但結果卻是美好的!
2,工作若干年后,你便成為獨立的職業人,應該在公司內部找到成為某一方面專才的定位。如果說,大學畢業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有其偶然性與盲目性;工作兩、三年后,你應該能夠根據自我認識、發展潛能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目標與方向。如果在這一階段,你發現自己不適合當前的職業或對現有的工作沒有興趣,及早轉換職業是上上策。
在選擇長期、穩定發展的職業生涯時,你不僅需要知道自己想從事什么工作、能從事什么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以什么策略、手段實現職業生涯的進步。
在職業生涯中,沒有幾次把體力、智力、心力用到極限,是難以成功的。精疲力竭、頭疼欲裂都是突破極限的表現。工作場合把自己的情緒和工作本身盡可能分開,我們接受自己和別人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但是在工作上提高自己的職業化素質。一個情緒智力高超的人,不是一個不笑、不哭,不恐懼、不著急、不發火的人。我們要做的是一個敢笑、敢說、敢做,還要敢哭、敢急、敢怒的人,并把效果比動機看得更重要,這才是一個情緒智力健全的人。
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就是一個開放的iOS系統。企業開發好這個操作系統平臺以后,可以再繼續開發各種“應用軟件”,實現各部門的共享。這些“應用軟件”就是薪酬體系、績效體系、任職資格體系、繼任計劃等。這樣的一個開放平臺可以達到良好的用戶體驗,因為一個員工進入企業之后,發現原來企業中有這么多的通道,如管理通道、專業通道、支持通道等,不同的通道有不同的發展方式。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只需要管理好這個平臺即可,做好平臺的規劃,告訴大家有什么通道,每個通道里面不同的層級人員配比,然后員工便可依靠企業提供的資源和機會,結合自己意愿,實現在職業生涯上的發展。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