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問題,提供給人才發展的空間有限,難以對高級人才帶來足夠的吸引,因此不利于人才的引進。
由于大型企業在企業知名度、品牌等方面的影響,可以用較低成本吸引到優秀人才。而中小企業普遍規模偏小,以低價格開展市場競爭,自然帶來利潤的相對微薄,無差異競爭帶來企業品牌吸引力的不明顯,難以吸引到高級人才。高級人才由于缺少企業品牌帶給自身職業資歷的同時,更希望在薪酬方面得到進一步的補償。因此為了吸引到高級人才,企業不得不付出更大的成本,即在相同的薪酬水平下,中小企業在引進人才方面落后一步。
看重實力貢獻 不唯學歷職稱
“所謂‘試點’,是指有條件地突破原有的引進審批門檻。”海淀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按照原有規定,本科學歷的人才必須同時具備高級職稱方可引進,對于年齡也有原則上不超過45歲的要求,而現行試點政策均已突破。受惠于這一新政的神舟數碼集團副總裁厲軍坦言,自己是本科學歷,IT行業重實踐不重職稱,年紀也已超齡,按照原有政策難以通過引進審批。“去年來北京時,說實話我只打算在這邊暫時工作一段時間而已,我家還在沈陽。”這一新政讓他在地域選擇上多了一個重要砝碼。
另一個明顯突破是引進工作“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原則的確立,務實快捷地“解”企業用人之“急”。相關部門成立了中關村人才引進專項領導小組,并面向列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十百千工程”企業、“千人計劃”或“海聚工程”、“高聚工程”人員創辦的企業、海淀區重點企業、優秀高新技術企業等單位,先后13次召開企業需求調研會,向企業介紹核心區人才引進試點政策。試點以來,通過定期征集和專項調查相結合、集中申報與窗口受理相結合的辦法,共征集300余家企業500余人的引進需求。
人才引進來,還要留得住。通過開通“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實行預約服務和“一對一服務”等措施,海淀為人才引進做好配套服務,營造優厚的人才發展環境。
地理位置給企業帶來的最大的人才影響問題是地區之間人力資源價格的差距,位于二三線城市的企業,其服務的客戶群體也大都聚集在其周圍,難以形成服務于全國客戶的大型企業,因此競爭力較弱,利潤水平較低,同時帶來人力資源支付能力較低。這種情況帶來了致命的無解循環,由于較低的工資報酬無法招聘到更為優秀的人才,帶來的人力資源水平無法與優秀企業相比,為客戶提供的服務價值就難以提升,從而無法在市場上形成相對競爭優勢,影響了企業利潤的獲取,反之亦無法獲取高層次的企業人才。
引進人才,增添新鮮“血液”,這是好事。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有時候存在一種“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心態,在外部引才和內部尋才關系的處理上,出現偏差,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