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錢衡量嗎?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巨大爭議。多數網民對此持批評態度,認為教師不應用金錢來衡量學生。部分網民則認為這是一種激勵。
“一分之一百七”問董藩:“道德意識是你的工作內容之一嗎?”“bricezhang”則認為,“這種激勵導向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悲哀。”
也有網民很認同董藩,“等待愛情的死人”評論說:“雖然殘酷,確是真理。高學歷是為何用?制造財富,為家人謀幸福。”而“chaney”更是反問大家:“激勵人們創造財富有什么過錯?”
師道本無價一標價就掉價
董教授此言很真實,也很刺眼。細品此話,“傳道授業解惑”之師道有些變味了。
“4000萬”之所以觸動公眾神經,是因為董教授以一名教師的身份,說出了一句市儈的豪語。在無數研究生愁于就業、無數畢業生苦于生計的今天,此言不犯眾怒才怪。
追求財富是應該的,但只用財產來衡量人卻要挨罵。學生錢掙得不夠多,就被老師否定,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反面教材。不是窮人仇富,而是大家見不慣有人嫌貧。
啟功先生為北師大題寫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相信董教授知道。天安[4.84 -1.02%]門廣場上豎起的孔子青銅雕像,相信董教授也見過。道德的血液如果能從教師身上更多地流到學生身上,我們的明天就會更有希望。
每個人的智商其實差距不大,人的大腦有很大一部分沒有開發.所以,智商的差異是可以靠平時的動腦來彌補的.而且智商并不代表成績,智商高只能說對背課文著類東西有好處,只能說接受的比較快.其實決定一個人的成績的好壞的主要因素是自己的態度和習慣.只要相信自己能夠作好,在用上正確的方法,良好的習慣,一定行的。
我覺得我們評價一個人不應該看他的成績有多好,或事業有多好。而應該看他對周圍人的影響。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