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友誼之所以脆弱易碎是因為維系這種關系的是利益。“盡管大家不愿意這么想,但這就是一個客觀存在。在這里,利益只是一個中性詞,因為人都有維護自我利益的本能,所謂的情感關系,本質上也是一種利益的交換。當情感和其他現實層面的東西疊加在一起時,究竟取誰舍誰,取決于對成本的核算。”
在情感利益的交換平臺上,人之所以會跟另一個人成為朋友,一定有相互之間需要的東西,并且在交往中相互得到滿足。如果一方滿足不了,關系肯定無法長久維系。
是朋友還是錯覺
然而,且不論這段關系的開始就動機不純,即使原本是一對真心相待的朋友,當一方得到了升遷的機會,彼此之間都會產生微妙的變化,也許一方變得有些頤指氣使,也許是另一方先變得冷言冷語。而不管哪一方有所改變,彼此都覺得內心不舒服,并且有可能因此結束這段關系。
新宇告訴記者,這種行為的轉變來自人的一種錯覺。
在一幅沒有任何背景的畫面上,誰都明白兩條平行直線是不會相交的,而一旦背景添加了密密麻麻的小方塊,人們就會認為這兩條直線并不平行。這就說明,背景越復雜,人的心理越會有這種錯覺感。
而在職場中,任何一方角色的轉變,相當于這個人在變復雜,這個人每復雜一層,帶來的錯覺就會對彼此的內心產生一種擾動。
事實上,由于人本質的自我性,這種錯覺,以及帶來的擾動都非常正常。人們之所以會因為這種擾動而覺得內心不舒服,恰恰在于他們錯誤地認為這種擾動是不正常的。他們依然認為彼此之間還是應該保持此前那種簡單、淡定的感覺。
但人生總是由簡單到復雜的,如果現在的你不僅僅需要保護與這個朋友之間的情感關系,你就不可能像當初只擁有這段關系時那么全力以赴了。因此,在復雜的環境中依然期待簡單,這是一種對自己也是對對方的苛求。如果我們都能看清楚這一點,在你經歷這些關系變化的時候也就不會那么難受了。
職場上無論私底下關系多么密切, 也要把競爭看作是一個正常自然積極、任何人無法回避的客觀事物。競爭的結果總是導向工作有效性的提高。參與競爭促進了能力的提高,謙讓但不是退讓,積極應對競爭或機會,該出手時就出手當仁不讓。
職場上交朋友不要強求,順其自然是最高境界。如果你的人品和能力都被他人稱道,即使在很久沒有聯系之后,大家重聚時依然可以馬上找回友誼的融洽感覺。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