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面試中講故事如此重要,那怎樣才能講好一個故事呢?
講什么故事?
求職者:把平常生活中的故事講活
今年畢業的小張有過這樣的遭遇。有一次,一位面試官問她:“舉一個你認為成功的例子。”小張沒有參加過社團活動,也沒有很多實習經驗,一番搜腸刮肚之后,她把自己做家教的故事與面試官一同分享。她講了很多小細節,把當時的情形、自己的心理變化以及神態都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來。這個臨時想到的故事,意外地幫助她進入二面。小張最后總結出一點:把平常生活中的故事講好、講活才是真本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正是這些故事豐富著我們大學精彩的生活。通過幾次面試我漸漸發現,面試實際上就像我們在給面試官講故事,面試官從故事中感覺他們想要的就找你這樣的人,你就越有機會入圍。”就職于通用電氣的一位醫學院學生表示,他給自己準備了幾個故事,像創辦社團、學生會經歷、帶領銷售團隊、和同學小型創業、參加精英訓練營等。在強生面試的時候講的是帶領銷售團隊的故事,在勃林格面試講的就是實習的故事。
“故事可能很普通,但是一定要講得精彩,要和職位有匹配度,像怎樣制訂策略、怎樣解決問題、取得什么樣的成就、學到什么東西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挖掘的。其實優秀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每個人都可以定義你自己的優秀,所以面試前的準備,就是要把自己大學的經歷好好挖掘一下,讓面試官通過這些故事來感受到你的與眾不同。”
故事有哪幾類?
職業規劃師:講述行業案例最常見
“故事化面試已發展成幾種方式。”據快樂工作網首席職業規劃師陳嘉映先生介紹,最常見的方式是就相關專業或行業,講述自己所經歷的一個案例,這在傳統行業比較常見。某機器設計所的嚴先生參加了一次面試,HR直截了當地問他:“參與過哪些專利的研究,其間發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種方式可能給你開頭和結尾、一個詞和中心思想,又或者給你幾個關鍵詞讓你講故事,還可以自由發揮,講述自己的成長、回憶重大事件、成績與挫折等。
第三種是由面試官制造一個環境、氛圍,由求職者來設計這種環境下的故事。
實際上,在求職者未開始工作之前,他的價值是很難體現出來的。許多求職者習慣于按傳統的方式進行自我介紹,面試官每天都要面臨眾多求職者如同復讀機一般的自我表白,這樣做就很難從眾人當中脫穎而出。
因此,在求職面試時,與平鋪直敘的語言描述相比,求職者用故事、細節、情節來描述、表現自己,代替蒼白無力、讓人疑竇叢生的自我表白,相對來得更有趣、更新鮮,更能吸引面試官的注意,讓面試官對求職者有更直觀的了解,獲得其信賴,給面試官留下較深刻的印象,這樣也就達到了講故事的主要目的。
為什么講故事?
HR:根據勝任能力模型采用行為事件面試法
講故事是不是求職者一廂情愿的事呢?當然不是。在面試過程中,很多面試官都會問一些案例,這些案例即是故事。
一位網友評論,通過描述之前的經歷來看你是否有處理類似事情的經驗,由此來推斷你是否能勝任之后的工作。許多名企或資深HR都會在面試中采用這個方法來考察求職者。
在本報之前的校園講座中,廣州移動一位HR曾經理表示,名企一般會采用行為事件面試法,也就是說,用你過去的行為,推斷你未來的做法。當問應聘者過去的經歷時,常常會往下追問,以確認其是否具有一定的特質,而這個特質是根據公司的勝任能力模型來確定的。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