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人才招聘網 訊:在美國“雙反”懸而未決、歐債危機影響、國內產能嚴重過剩這些重壓之下,國內的光伏企業正備受煎熬,急需突圍而出。
光伏行業正在面臨一輪前所未有的寒冬。
2011年第四季度,在美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全部陷入虧損境地,其中賽維LDK巨虧5.9億美元、尚德電力虧損1.369億美元。
時間步入2012年,情況依然沒有好轉。
寒冬依舊
5月10日,阿特斯在美上市的10家光伏企業中率先發布Q1財報,營收3.258億美元,凈虧2130萬美元,毛利率由上一季度的8.7%進一步下降至7.7%.
雖然比上季5990萬美元的虧損有所下降,
光伏人才網 但虧損的減少顯然是來自于出貨量的下滑所致,財報顯示阿特斯該季度出貨量為343MW,上一季度為436MW。
反觀國內A股市場,光伏概念股可謂全線潰敗,21世紀網查看各公司發布的Q1財報,新大新材、天龍光電、億晶光電、海潤光伏紛紛由盈轉虧,分別虧損1295.26萬元、1417.81萬元、9890.14萬元、6875.28萬元,向日葵、東方日升、隆基股份、中環股份幾家企業凈利則大減九成。
在解釋業績大幅下滑之時,各上市公司無一例外的表示:“受行業競爭加劇、光伏市場持續低迷所致!
歐美市場的變故,把中國這個最大光伏組件制造國的巨大產能困在國內。本來就已產能嚴重過剩的廠商不得不上演價格大戰。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由于前幾年投資產能的逐步釋放,2012年光伏市場的供需失衡情況更加嚴重。
21世紀網了解到,尚德電力、阿特斯、英利今年的電池組件
光伏英才網出貨量分別將達到2.5GW、1.8-2GW、2.4-2.5GW,比2011年分別增加20%、50%、50 %。
在多晶硅市場上,2011年多晶硅產能超出需求量的50%,隨著2012年、2013年產能的擴張,供需將進一步失衡達到80%。此外,大部分中小光伏制造企業由于不具備產品技術和成本方面的競爭力而訂單不足,開工率嚴重不足,甚至不得不面臨停產或破產狀態。
在浙江嘉善,21世紀網發現,受價格下跌影響,當地多家生產多晶硅、單晶硅片的企業已全面停產,嘉善五神光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金表示,何時復產不得而知。
另據賽迪調查,我國半數以上的中小電池組件企業已停產,30%大幅減產,10%-20%小幅減產或正在努力維持生產,并已開始不同程度裁員。
巨大的產能過剩,加上持續的歐債危機、德國削減財政補貼政策以及仍就懸而未決的“雙反”調查,讓中國企業倍感煎熬。“裁員潮”、“破產潮”、“過冬論”不絕于耳,如何在行業大勢下突圍而出,成了光伏企業現今最大的命題。
掘金新興市場
歐洲市場對于中國企業的成長居功至偉。
2004年,德國和西班牙政府開始對光伏發電項目進行大幅補貼。政策的推動使得全球光伏需求迅速從2004年的不到1GW膨脹至2008年的5.85GW。由此也帶動了國際光伏電站安裝熱潮,并造就了尚德電力、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一大批世界級的中國光伏企業。
據了解,2011年,歐洲市場占到了中國出口市場份額的80%。
但現如今,這個中國企業最大的出口市場卻面臨著崩塌的危機。2月29日,德國政府出臺政策,宣布大幅削減對光伏電站的補貼。
方正證券分析師張遠德分析:“光伏行業今年將面臨量減利減的尷尬境地,基本面仍處于底部,從裝機量判斷,在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光伏補貼削減背景下,下半年歐洲裝機將環比下滑嚴重。”
在政策危局面前,中國企業不得不另尋他路,尋找新興市場,來替代歐洲光伏裝機總量下降帶來的市場缺口。
對此,中投顧問分析師沈宏文表示:“未來光伏新興市場會以美國、澳大利亞、東南亞國家為主,但美國光伏市場容量較有限,預計2012年美國光伏總裝機容量在700萬千瓦內,加之美國雙反的因素,未來日本、東南亞國家、澳大利亞將是國內企業關注的重點!
國內企業則紛紛開始動作,掘金新興市場。
3月1日,晶科能源宣布將與加拿大組件生產廠家合作,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立子公司生產光伏組件。
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表示,浙江的光伏企業正把目光投向墨西哥、印度等國家設立分公司,拓展歐美以外的市場。
加拿大安大略省經濟發展貿易部國際貿易局大中國區主任祁放表示,加拿大正利用緊鄰美國的地理優勢,抓住機遇發展本國光伏產業。2011年,僅安大略省光伏裝機就達300兆瓦。
據其介紹,目前已有50家海外光伏企業落戶安大略省,其中不乏中國企業。如合肥陽光目前在安大略省斥資300萬加幣投資逆變器廠。而賽維LED則選擇尋找合作伙伴做代工的方式介入加拿大市場。
而除加拿大之外,亞洲的印度和日本也被認為是可以替代歐洲的新興市場,成為企業布局重點。
根據印度在2010年公布的太陽能計劃,印度計劃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增加20GW。
亞洲開發銀行南亞局能源處處長、兼亞洲開發銀行能源委員會聯合主席翟永則表示,亞行正在幫助印度實現到2020年前裝機20GW的目標。
5月4日,英利在東京宣布成立日本區域總部。
在開幕儀式上英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表示:“我們很高興向大家宣布日本區域總部正式開業。對于英利來說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光伏市場,我們希望通過在日本本土建立區域總部進一步貼近客戶,深化日本市場業務!
據悉,由于受去年3月地震核泄漏的影響,日本政府正在重拾對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信心。日本將于今年7月推行新的上網電價補貼方案,目標在于加速非住宅光伏市場。
英利選擇在此時成立日本區域總部,無疑是對日本市場寄予厚望。
去年8月,發改委正式發布光伏上網電價標準——《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今年7月1日前后核準的光伏發電項目的上網電價分別為每千瓦時1.15元和1元。
據此,業界普遍認為,該政策的出臺標志著國內光伏市場正式進入了一個大規模啟動的階段。以青!930”項目為契機,2011年中國光伏安裝量為1.7GW,僅位居德國、意大利、美國之后。
對于2012年國內光伏安裝量的預測,在各大廠商中,英利給出至少3GW的判斷,而大部分廠商則認為可以達到4GW。
更有專家預計,到2015年中國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10GW,2050年達100 GW,屆時光伏發電將占全國電力裝機量的25%
沈宏文表示,在歐洲市場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國內光伏市場正在提速,2012年的金太陽工程大幅提高了光伏安裝總量,這對于國內光伏組件企業來說意味著較大的發展機遇。
據了解,自2009年我國實施金太陽示范項目工程以來,已連續4年支持了4批項目,項目規模分別為642兆瓦、272兆瓦、600兆瓦、1709兆瓦,今年的項目規模最大。
“豪賭”光伏電站
除了開發新興市場,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不少國內組件企業還投入巨資拓展下游產業,大舉進軍國內光伏電站建設與營運。
據統計,自今年3月以來,A股中包括拓日新能 、超日太陽 、向日葵、海潤光伏等7家光伏組件企業宣布進軍國內光伏電站領域。
其中,拓日新能擬以72億元在陜西定邊縣建設光伏電站與電池組件項目;向日葵投資117億元在內蒙古通遼市霍林郭勒市建設多晶硅及太陽能光伏電站項目;海潤光伏與武威市政府簽署框架合作協議,負責在2012~2015年,完成1GW光伏電站建設,總投資約人民幣100億元。
對于這些動輒幾十億的巨額投入,其收益和風險又如何呢?
據華泰聯合分析師王海生介紹,在意大利、東歐、美國等國家,批文外購的情況下,電站投資的凈利潤率在10%左右,對應0.3-0.35歐元/瓦的凈利潤。成熟的市場如德國,凈利潤相對較低,在0.15歐元/瓦。以目前的每瓦投資收益來衡量,整個系統投資端的凈利潤甚至要超過多晶硅組件所有環節凈利潤的總和。
有業內人士則指出,國內企業投資光伏電站是另有所圖,由于全球光伏組件產能過剩,大量的光伏產品積壓,組件企業需要通過下游電站帶動組件銷售。
以超日太陽與天華陽光簽署的兩個合作開發光伏電站項目為例。超日太陽表示,公司通過向天華陽光提供前期光伏組件和電站建設初始部分資金,預計將帶動公司2012年組件銷售250WM。
據了解,超日太陽2011年組件銷售量約為300-350MW。
除了上市A股公司,在美國上市的尚德電力、昱輝陽光、賽維LDK、晶科能源等光伏大企也都紛紛大手筆投資建設光伏電站項目,完善各自的全產業鏈布局。
4月26日,昱輝陽光位于青海省海西州烏蘭縣的首個光伏發電項目剛剛并網,一期項目裝機容量20MW,二期項目60MW正在規劃中。
而此項目的建成,也標志著昱輝陽光正式進入中國太陽能發電領域。
對此,昱輝陽光首席執行官李仙壽先生表示,“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市場在未來幾年高增長的潛力。我們將實現從太陽能產品制造到越來越重要的終端用戶市場的轉型。下游項目將為我們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和擴大國內市場份額!
硅料、硅片、電池和組件價格仍在下降,廠商的盈利的不到保障,而投資電站既可帶動自身組件銷售,又能夠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這似乎是光伏企業轉戰光伏電站的投資邏輯。
不過,考慮到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降、補貼政策變動、并網難題、發電量被限、投資周期過長等一系列因素,光伏企業的突圍之路仍待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