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經濟的著力點在振興實體經濟,實體經濟的“主引擎”是工業經濟。今年以來,為推動工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渝北區堅持創新驅動,注重激活存量,著力補齊短板,在政策扶持、降本減負、新興產業、企業服務等方面出臺發展意見,出臺了12條政策“干貨”,為渝北打造智能制造基地夯實基礎。
位于空港工業園區的天海雪城汽車電子(重慶)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連接器)研發生產企業——天海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具有年產120萬套汽車電線束的生產能力,主要為長安等汽車廠商配套。得益于渝北區對工業企業轉型的大力扶持,該企業對原產線進行智能化升級,打造汽車線束數字化生產車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良品率,并贏得了海外客戶的訂單。
在鼓勵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方面,渝北區重點用好每年2億元的工業發展專項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對投資、生產的撬動和引領作用,重點扶持重大技改項目,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技改投入“小步快跑”,支持企業應用機器人、“互聯網+”等先進設備和模式,促進傳統制造業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加快工業經濟智能化發展步伐。在專項推動重大擴能項目方面,渝北區通過落實優惠政策、保障土地供應和強化審批服務,推進工業重點擴能項目加快實施,并在場地租金、新建廠房等方面予以扶持。在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渝北區切實落實研發投入、人才引進、創新平臺、創新金融、品牌專利、成果轉化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得益于智能終端產業的井噴發展,渝北區工業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渝北區經信委負責人介紹,今年前三季度,該區智能終端及零配件企業預計產值達182億元,增長150%。為進一步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動能的轉換,渝北區將繼續圍繞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物聯網、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智能終端、智能裝備等智能制造領域以及生物醫療、航空產業等新興行業,通過精準招商,大力引進旗艦型企業和重大項目,力爭全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達到39個、合同投資179億元,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同時,渝北區還從創新融資產品、降低要素成本、抓好用工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幫助企業降本減負,并從幫助企業拓展市內外市場、建立“一周落地”快速服務機制、實行工業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等方面,進一步強化企業服務,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當前,渝北工業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期,努力實現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轉變。”該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渝北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推動和落實好“12條”扶持政策,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增強工業經濟發展的創新力和競爭力,加快實現全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版權所有:深圳市新宇網絡有限公司
深圳網監處備案號:440301105615310
粵ICP備11084799號
新宇獵頭·全國服務熱線:0755-85242419
新宇獵頭·業務熱線:0755-85242419 傳真:0755-61673981